身體與心理

2024-01-10

#身體與心理
#瑜伽#希塔療癒
#身體的訊息
#太極
#平衡

在指導瑜伽的時候,通常可以從同學的身體狀態讀出不同的訊息。
有些人是深思熟慮型的,會先好好觀察、認真聽解說之後再去連結大腦的理解對身體下達指令,盡量一次到位,去貼近老師教學的動作。

上述這類人是比較帶著覺知,身體的感官、感受跟內在比較有連結,這是一個很棒的特點,若可以再深入一點去覺察看看是否會有過度謹慎、太求好心切這樣的潛意識的話,就能夠帶入更多的平衡。

有些人則是衝衝衝型的,隨便聽個大概,也沒有想要認真理解動作的意義,依據眼睛看到的樣貌,急忙忙的大致模仿一番。

這類人顯然就是個急性子,可能目光比較專注對外,對自己的內在感受力是比較弱的,性格比較大辣辣,可能也帶有一些微微的不自信,在團體裡會急著想要去融入、互動。

建議這樣的人要學習慢下來,跟自己對話,打開所有的感官、感受,試著理解自己的內在狀況與身體狀況。

還有些人是未戰先降,光看示範動作,就覺得 哇!這也太難了吧!我不可能做到啦!然後就放棄....這樣的人比較是習慣待在舒適圈裡,保守、害怕改變、不喜歡變動與突破,其實很多人都這樣,沒有關係,覺察到了就能帶入新選擇了!

不管是哪一種類型,其實都是內在狀態的一種呈現,如果能夠透過這些慣性去覺察,那麼,對自己的認識就會加深一點,也就會更懂得如何跟自己融洽的相處。

除了上述的一些方向,具體來說,還能怎麼覺察?不論是做有氧運動還是瑜伽,都可以去觀察、感覺做動作的時候,哪些很容易?哪些很困難?然後看著那些特別緊、痠、無法放鬆或是無法施力的位置,去思考為什麼?你平常都帶著什麼樣的身體慣性姿勢而不自覺?

舉例來說,我自己是走鋼鐵人路線,來硬的,我可以,核心、手臂之類的,需要較多力量的一些動作,對我來講相對容易,至於柔軟度,我不是沒有,而是決定不能隨便呈現出來!我發現到我右邊(右脈)的柔軟度相對比左邊(左脈)剛硬很多,不管是前彎時右邊的膕繩肌(膝窩後側肌肉),或是側彎時整個右邊身側通通比左邊的感覺更加難以合作,覺得很有極限,需要帶入更多的覺知與呼吸才能慢慢做到跟左邊一樣的程度。這是身體上的呈現。

而能量上的呈現也很吻合,當我以能量掃描自己,可以清楚感知到自己的左右脈能量強弱不均衡,右強左弱。雖然右脈呈現的是陽剛面,左脈呈現的是陰柔面,感覺起來就是要右強左弱,但其實不是這樣的,左右脈跟太極一樣,是要兩邊一樣強,同時擁有均衡的陽剛與陰柔,才會是一個真正的平衡。

帶入這些覺察,我梳理了一下,確實,我總是不輕易展現我的柔軟與脆弱,對外的呈現總是比較有力量的那個面向,自己處理所有的事,自我承擔也承擔他人。

這也對應到心輪裡某些對愛的課題學習過程中還未完全平衡的一種代償作用。(咦~再說下去就越扯越遠,火元素、心血管、手腳冰冷什麼的都要拿出來談了,先就此打住以免混淆視聽。)走上靈性學習的路,讓我帶著覺察力,一步一步都走在趨近平衡的路上,透過身體與能量的訊息,讓我跟自己是連結的,知道自己的狀態,能覺察、能允許,也能照自己的速度去進化、成長。

以這些覺察的分享,祝福大家都能夠開啟跟自己的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