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刻意給予

2023-06-01

關於關係的學習心得分享:

在關係中,最佳的平衡是,彼此都以自己最美的本質存在,自在、悠然,不急著串起千絲萬縷的纏繞,也沒有相互需索,同時也不欲去改變對方。在相處中,對彼此沒有期待也沒有要求,不依靠別人,也不讓人依靠。

所以這當中沒有索求、沒有期待、沒有不對等,因此沒有恐懼,不會害怕失去,也不會期待落空,這不是不讓能量流動,而是輕盈的讓能量自然流動,不帶強迫、沒有掌控,自自然然的。關係的基礎應是建構於愛。先能夠全然的愛自己、理解自己,不帶任何匱乏、恐懼或是被拒絕的感受,就能在關係中去順流。

在順流中,感覺到順利美好,便自然的去分享,然,如果瞭解到該分開了,那就帶著感激去道別,感謝一切的美好,感謝對方曾帶來的喜悅、歡樂和所有一起分享的美麗片刻,沒有悲傷也沒有痛苦,就只是分開了。能跟人相處是很美的一件事,自己一個人也很喜悅。

人與人之間,可以去保持提問,但不用批判,用好奇的心態去看整體性(註),然後帶著幽默感,理解並且笑看一切。想要快意瀟灑,要先足夠強大,而只要足夠強大,自然就能快意瀟灑。

真正的醒覺、自愛便能喚醒光之本質,而當你記起你就是光,那便是真正無條件的愛,而真正無條件的愛是絕對的強大。愛能溶解一切,在愛當中,沒有批判,沒有矛盾,沒有仇恨,沒有不甘,也不會卡陰。所以在關係中,不用刻意給予,而是要去成為愛,然後自然地渲染就好。

佛在廟中坐,祂什麼也沒做,而人們進廟,自然就能感受到那份平靜,那便是渲染。
佛度有緣人,實無人可度。
人若醒悟,何須佛度?
人不醒悟,佛無法度!
放下承擔,立地成我!

我是指,放下不健康的為他人、為有緣眾生承擔的雄心壯志,好好回到自己,喚醒光之本質,先回到自我再回到合一(In Lak'ech Ala K'in 你是我,我也是你)的狀態,才是肉身能在人世間樂活的基礎。註:整體性指的是全面性的視角。

如果人生是一齣戲,我們分開來分析,我挑選我人生劇本的時候是建構在什麼想法之上?我想學習什麼所以才會挑選這個劇本跟這個角色還有當中形形色色的橋段?

其他人呢?他們為什麼也挑這個劇本以及他們是如何選擇想要演繹的角色的?我劇中的角色是如何能夠跟他們共振,他們才願意演出的?

當戲碼開始上演,每個獨立的個體各自發揮,有自己的戲,也有對手戲,甚至還有群戲,一切加總、串連起來,成就了這部人生大戲之後,演員各自的視角是什麼?觀眾的視角又是什麼?

一部戲包含很多人各自的創造,也同時包含很多群體共創,劇裡的每個角色都投入在自己的角色中,同時也在幫襯其他的各個角色去發揮,所以不管戲裡是你害我還是我害你,你背叛我還是我背叛你,都是因為設定好的劇情需要,大家都在為彼此的信念效勞,戲外並無真正的受害者或是加害者。

不要去把焦點單獨鎖定在某個角色裡,也不要入戲太深,拉高視、抽離出來,把這些面向全部一起理解,才會是一個整體性。

祝福大家,在關係中都健康快樂,喜悅豐盛,輕盈自在,沒有豪氣萬千的過度承擔,也沒有亂毛線般的苦苦糾纏,無需努力去給予,也無需期待任何回報,真正的有愛最大,快意瀟灑、平衡舒心。

#滿滿的感恩
#奧修禪卡友誼
#佛祖我愛祢
#人生如戲戲如人生不要入戲太深
#說什麼山盟海誓說什麼永遠要在一起都只是一場遊戲一場夢
#靈魂不滅人生劇場演戲不要太走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