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是關於創造
昨天有同學在討論結婚生子這件事,我覺得很有趣,想來分享一下我自己的想法。話題的主軸是關於應該早點生小孩,還是應該晚點生小孩好。
當年,我其實對人生沒有太多的規劃或是想法,一切就是順應集體意識,遇到對的人就結婚,婚後就"認命"當煮飯婆、以先生為主,看該如何配合就去配合。
之後覺得該生小孩了就生小孩,甚至為了想生小孩,還經歷了一段四處求神拜佛,作法、換花外加中藥調理什麼的奇妙旅程,簡而言之就是集體意識認為我該幹嘛我就幹嘛,一步一步中規中矩地按照集體意識過著好像是對的人生之後,一方面覺得本來就是應該這樣,一方面又隱約感到不安,因為一直感覺到自己在逐漸消失,這看似幸福的背後,內心隱藏了一個很大的黑洞。
疲憊的身心靈,被現實一路拖著往前走,很有多想法,卻沒有任何方法,只能任憑這些現實裡的柴米油鹽與責任義務跟超現實的那種內心很想要把一切歸零、重新想過、選擇過的念頭來回震盪、碰撞。
然後,一路走著,走著,就到這裡了。回頭看過往,那些經歷都是學習,而那些學習都是帶領我去尋找真正的自己的過程。如果年輕時的我,已經有現在的學習,人生會是充滿生命力的,不管我是不是人妻,幾歲生小孩,或者有什麼其他的選擇(女強人等等),我都會歡心喜悅的去臣服在當下。
所謂的臣服,不是認命!是一種對生命狀態全然接受、接納的能力。如果能夠臣服,我們就不再被生活中的『發生』困住,而會是接受每一個來到我面前的狀態並且在每一個發生裡去層層突破,創造我想要的實相。換句話說,當狀況來了,感受到的不會是:『靠腰,五告雖!為何我要遇到這種事?!』而會是:『好,現在我遇到這問題了,來吧!看看我能夠做什麼!』。
臣服就是在這個接受裡,去看見我想要的是什麼,進而去創造出我想要的狀態,而不是卡在困境裡一直靠北造物主,大喊:「天公伯啊!祢是哪裡故障、我是哪裡做錯,非要這樣對我?!』其實,造物主與我們一直都是共創、協作的關係,祂從來沒有規定我們的人生應該要怎麼過,祂只是存在著,用無條件的愛一直支持、允許我們做自己,按照我們的自由意志去安排每一個情境,如此而已。
這陣子上希塔課的過程中,遇到很多邊上課邊罵小孩、換尿布、還有上到一半衝出去接小孩放學的同學們,我是真的超級佩服她們。這些育兒的辛苦,我們可以把它看成"負擔",也可以把這看成"就是那樣",更可以看見當中的"獲得"(同時可以學習,也可以同時當好媽媽,有家人、老師、同學這麼多的支持,真是太棒了!),而我們就是手中握有選擇權跟決定權的人。人生裡所有境遇的好壞,都在於我們目光的投射,我們看見的是困境,還是獲得,實相就是什麼。
所以結論是,幾歲結婚、幾歲生小孩,或是要不要結婚、要不要生小孩,通通都沒有關係,只要你能覺察所有的狀態,創造出能夠因應的對策,臣服每個發生與當下,來什麼、發生什麼,不只是小菜一碟,你還能開心品嚐每碟菜的美妙滋味。所以,創造吧!想要什麼,創造什麼,是不是很簡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