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控與鬆懈
想要獲得,關鍵不在於你能抓取多少,而在於你能放下多少。
人生有很多的求而不得都來自於過度緊抓的能量,像是抓緊恐懼、抓緊匱乏、抓緊自卑、抓緊掌控等等。
來談談掌控與鬆懈。掌控能給人生帶來什麼好處?
讓別人聽話,所以人們會照你想要的去做。
讓事情可以照你想要的方向去發展。
讓狀態可以維持在你想要的情境裡。
讓事情有依歸,方便有條理地進行。
所以掌控聽起來很棒。
那掌控會帶來什麼壞處?
讓別人聽話,你是爽了,但別人不爽;
反過來,如果別人不聽話,你就換你不爽了,所以在關係上不會是和諧的。
在事情上也是,如果事情沒有按照所想要的樣子去進行與發展,會難以忍受,執著應對,因此,第一個就先為難了自己,也會在過程中為難與會的人,又導向關係的不和諧。
因為想掌控,多半就會執著在單一視角裡,可能會因此不願意接受其他的方式,看不見其他的選擇,然後就被限制住了,心情會糟、火氣會大,會共振出更多的不順遂,再一次導向到為難自己也為難他人的狀態裡,總結是創造出更多關係的不和諧。
鬆懈則是掌控的對立面。
鬆懈的好處是舒舒服服、輕輕鬆鬆,免擔心、免煩惱,放下一切、順其自然。
壞處則是沒有行動力,懶散、放縱,沒有計劃、沒有安排、漫無目的也沒有目標。
對立法則教會我們凡事一體兩面,你可以選擇看陽光面,也可以選擇看陰暗面,但更可以因為選擇同時看見兩個面向而走向平衡。
掌控如果能帶入彈性、同理加上適度的放鬆,那就可以一兼二顧,摸蛤兼洗褲了。而鬆懈如果能夠配合適度的計畫與行動力,那就沒毛病了。
你知道嗎?人生是關於平衡的學習,而要能夠達到真正平衡的狀態,我們必須從愛自己開始學,過程中我們學會的美德越深入、累積越多,視角會越柔軟、越寬廣,這樣的視角看出去的人生也就越趨於多元、柔軟、美麗、和諧、平衡與喜悅。
如果你是抓得很緊的人,請學習放下,鬆開拳頭手掌才能打開,然後雙手才有空間去拿取。
美德累積的越多,越能夠理解每個人都是另一個我,人一旦能夠全然的理解自己(包含善良與醜陋的所有面向),自然也就能全然地理解世人。我不想讓人掌控,所以我也不掌控他人。很簡單,是不是?
當世界上沒有需要我批判、對付、掌控的人、事、物時,我的世界裡就不會有二元對立,我會知道世人全部都是我的投影,通通都只是某個面向的我,所以,我可以放鬆也很安全。
因此,我也可以知道世上沒有需要我掌控或是緊抓的東西,我只要帶著覺知,適度的帶入一些平衡,就能理解我即使放掉控制也不會失控,這樣反而更能讓我輕鬆自在的去獲得。
Say yes 一起來學會:
我能夠自愛也能夠愛人。
我是平衡的,所以我的世界也是平衡的。
我視角多元、寬廣,能夠看見世界的美麗、和諧、喜悅與平衡。
我有適度的掌控力,也能適度的放鬆。
我能在人我之間找到平衡,彼此尊重、相互允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