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創傷不再干擾
昨晚女兒來電撒嬌,說是心情有點小小的不美麗,好像沒有發生什麼大事,也不太清楚那些不美麗的情緒從哪裡來,但那個blue的感覺確實存在。
聊聊中發現了原來起因是,當她跟男朋友分享自己的興趣與喜好時,男朋友的反應在她感覺起來帶出有種過激的不欣賞,這讓她感覺到不舒服。陪著她解析那些不舒服,發覺原來底層信念是『我的興趣與喜好沒有被理解與接納,就等同於我這個人不被理解與接納。』瞬間拉回女兒小時候的經歷帶出的創傷。
女兒小時候是在中東長大的,那是一個多元文化的大熔爐,一個班上有25位學生,就有25種國籍,可以不重複(是不是很奇妙!我記得遇過一對馬達加斯加來的學生家長,聊天時我對他們說,我沒想過能遇上馬達加斯加來的人!還對著他們唱哈庫那馬踏踏!他們回我說,我們也沒想過會遇上台灣來的人!
果然,我們都是最珍貴的存有!是不是~),當時家長需要自備午餐與點心讓孩子帶到學校吃,由於我們是台灣胃,先生上班、女兒上學,我剛好給他們來個一餞雙叼,一種準備,兩人享受,為了要讓先生吃飽,我準備的多是中式餐點。(小孩小時候主打吃不下議題。)
當然,這些準備我也是用心思量過的,除了均衡也會注意味道,盡量準備不會有強烈氣味的食物,先生當然沒問題,但卻沒料到,女兒的食物,經常會被同學好奇、指指點點,也有些孩子甚至會說出一些批判的話,而創傷,就此產生。
小孩子很單純,在群體裡,很在意跟別人不一樣。第一次產生這種經歷時,帶出的那個『我的食物沒有被接納等於我這個人沒有被接納的感受』,形成了生存意識,而伏流意識解決的方式就是『我不要跟別人不一樣,低調、不要搶眼、在群體裡不要刷存在感就安全了』。(後來小孩要求天天三明治,其他都不要。)
帶著這些理解,再把議題帶回興趣與喜好沒有被認同這件事情,那個不著痕跡的、微微的不適感,其實就是當年的創傷被trigger到了。理解了潛意識的套路後,回到現實人生可以做的事情是:『告訴自己,我已經長大了,我可以從那個不被認同的童年走出來了,也可以理解同學們當時都小,還沒有學會兼顧彼此的情緒與感受,我可以把這件事情放下,從那個情境與情緒走出來了。同時我也已經學會,知道人與人之間有各種差異是一件正常的事,我可以在看見差異時仍然尊重並同理他人感受,也能夠適切的表達自己的想法與感受,讓他人尊重我也理解我,也知道在這些差異中,大家都能找到自己與周遭的人都舒服的相處方式。
並且也學會,當別人興趣與喜好與我不相同時,那只是單純的興趣與喜好不相同,並非是針對我個人的批判或是不接納。我全然的接納自己,珍愛自己,知道自己滿滿的價值。我知道我是被接納的、被珍惜的、被尊重的也是被真心愛著的。
我知道如何去把我的感受真切、輕盈的說出口,讓別人理解並且被溫柔對待。我知道如何用著充滿智慧的視角去理解別人、感受別人。』聊完後,小孩就瞬間從藍色的氣氛中解套了,事後她還幫自己做了很多能量的清理與下載、顯化,睡了一夜好覺。回到現實後,女兒也已經學會可以如何去跟男朋友溝通。
讓男朋友知道當他們兩人討論這個話題時,那小小的不流暢感是什麼,目的不在想要讓男朋友改變自己來配合女兒的喜好,而是可以理解她的喜好想要有被尊重的感受如此而已。
所以,不喜歡吃榴槤的人,以後不要說吃榴槤跟吃屎一樣了好嗎~比較尊重的說法是,屎真棒,很營養,但是你吃就好!威~不是啦!拔除、取消送去光!好好來講一次:『喔!榴槤真棒,可惜不是我的菜,祝你開心享用!』然後,記得呦~當享用榴槤時,彼此避開,就是醬~學會了嗎?
願意的人,一起來學會吧!Say yes就自動下載喔!
